首页 > 中心动态
【临床研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你知多少?
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2年9月7日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在符合条件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中,对拟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试剂)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的过程,相较于药物临床试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种类繁多,本期就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开展的特点、执行流程、核查要点信息进行了汇总。1、哪些医疗器械需要开展临床试验? 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无需进行临床试验,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应当进行临床试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 1)工作机理明确、设计定型,生产工艺成熟,已上市的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应用多年且无严重不良事件记录,不改变常规用途的; 2)通过非临床评价能够证明该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 3)通过对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或者临床使用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能够证明该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 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12月发布的《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汇总》,医疗器械目录为1003项,体外诊断产品416项,均不需进行临床试验。 附件: 1.《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汇总》 2.《免于进行临床试验体外诊断试剂目录汇总》 2、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有什么特点? 1.研究设计和实施的差异 1)医疗器械设计时需考虑有无阳性对照产品; 2)医疗器械的材料对人体的影响有时需要更长时间体现,或需要足够的随访时间; 3)物理性影响的特点造成实践互动强,在实施时,需注重研究者技术水平,不同研究团队的操作技巧性培训,受试者的配合度、个体差异,尤其特别关注器械操作失控、发生意外后的处理。 2.试验中流程及开展要求的差异 1)开展前的审批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应当获得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列入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还应当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并且在符合要求的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试验。 2)产品质量检验结果 产品质量检验结果须在一年内,在试验期间应始终在有效期。多中心开展时各个中心的开展时间不同,需特别注意时间期限。 3)临床试验备案 申办方与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后,双方均可向申办者/代理人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备案后,即可开展临床试验。同一个临床试验项目多次备案时,申办者应当同时提供前期已取得的所有备案表。 4)研究者培训 需参加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同时需参加伦理培训、器械使用操作等相关培训,必要时,需指定专人操作器械,在团队成员授权表中需体现。 5)安全性数据 需收集器械缺陷的数据,如标签错误、质量问题、故障等。器械缺陷是指临床试验过程中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存在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风险。 6)器械产品的管理 医疗器械种类繁多,大部分为非一次性产品,在试验开展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如定时消毒),在运输、交接、维护、回收等环节中,需结合器械本身特点制定研究产品管理流程和记录要求。 3、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开展流程如何? 1.前置条件 需完成产品检验报告(自检报告/第三方检测报告)、动物试验报告。 2.试验前(准备阶段) 对比同类产品信息、查询国内外文献及临床资料、确定项目的执行时间计划、完成统计学咨询、第三方服务招标(CRO、SMO、统计单位、保险服务商)、筛选研究中心、撰写初步研究方案、召开研究者方案讨论会、修订试验文件(研究方案、ICF、SD、CRF等)、准备试验物资(试验器械、对照器械、光盘、温湿度记录仪等)。 3.试验中(实施阶段) 1)中心启动流程 立项审查(前期沟通、立项受理)、伦理审查(提交资料、伦理会、审批批件)、合同签署(修改、签订)、合同省局备案(签字版盖章版合同)、遗传办备案(申报信息填写、合作单位签章、遗传办审批、结果公示)、科室启动会(试验物资交接、启动会、试验培训)。 2)入组阶段 筛选入组访视、随访、研究者原始记录完善、CRF表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器械信息收集、机构质控、CRA监查、项目稽查。 4.试验结束 受试者随访完成、数据整理汇总、数据答疑、盲态审核会召开(适用于盲态试验)、申报方自查、机构结题前质控、物资交接、费用核算、统计报告完成、总结报告完成、研究中心资料归档备案、配合真实性核查、注册申报。 4、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现场核查结果判定原则如何?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现场核查发现的常见问题主要有两类,即真实性问题及合规性问题。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判定为存在真实性问题: 1.编造受试者信息、主要试验过程记录、研究数据、检测数据等临床试验数据,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结果的; 2.临床试验数据,如入选排除标准、主要疗效指标、重要的安全性指标等不能溯源的; 3.试验用医疗器械不真实,如以对照用医疗器械替代试验用医疗器械、以试验用医疗器械替代对照用医疗器械,以及以其他方式使用虚假试验用医疗器械的; 4.瞒报与临床试验用医疗器械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和可能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医疗器械缺陷、使用方案禁用的合并用药或医疗器械的; 5.注册申请递交的临床试验报告中数据与临床试验机构保存的临床试验报告中的数据不一致,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结果的; 6.注册申请递交的临床试验统计分析报告中数据与临床试验统计数据库中数据或分中心临床试验小结中数据不一致,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结果的; 7.其他故意破坏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的情形。 小结 医疗器械的产品种类繁多,在实际临床试验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挑战,虽然相较于药物临床试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内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指导原则等文件陆续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和临床试验的质量已在逐年改善,相信未来,国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将会向着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 1.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22版) 2.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2018年发布)